9月“科学”流言榜来啦!

2021-10-08 17:17
来源: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青少年注射新冠疫苗副作用大?儿童用药照成人剂量减半即可?多喝果汁有排毒功效?9月“科学”流言榜单在此。

1.青少年注射新冠疫苗副作用很大



流言内容:一些人认为,青少年与成人体质不同,注射疫苗可能引起更严重的反应。

真相解读:目前,根据我国及阿联酋等国家的试验研究表明,3—17岁年龄组注射新冠疫苗后,产生抗体的情况与成人组类似,而且该年龄组在接种后,并不会发生更严重的副作用。经查证,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已陆续开展青少年接种,年龄一般限制在12—17岁。作为防疫的重要环节之一,青少年接种疫苗很有必要。

来源:科学辟谣

上榜理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能松懈,该流言将此前发布的“青少年暂缓接种疫苗”错误解读为青少年注射疫苗后会有副作用,这会致使青少年及家长产生误解,从而阻碍疫苗接种,实则不利于疫情防控,更将青少年暴露在危险之中。


2.儿童用药,按成人剂量减半即可



流言内容:儿童与成人都是人,只是儿童的身体没有成人大而已,所以儿童用药可以按照成人药量减半。

真相解读:儿童的身体代谢功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对药物的处置能力、用药禁忌等方面,均与成人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简单地将成人用药量减半用于儿童,不仅无法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会带来一定的用药风险。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需要减量服用,对于一些体重较大的儿童,其正常用药量与成人用药量是一致的,如果此时仍然减半用药,反而无法达到药效,延误治疗。另一方面,对于药物本身就是儿童不宜使用的药物,如抗菌药物中喹诺酮类药物(各种沙星),即使将此类药物减半服用,仍可能对少年儿童的软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如果孩子生病,一定要依据儿科医生的指导服药。

来源:头条辟谣

上榜理由:科学用药事关生命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用药量“儿童减半”看似简明直观、便于操作,但却违背了科学用药的原则,用药剂量不当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所以用药一定要“遵医嘱”而非“想当然”。


3.有机蔬菜比普通蔬菜营养价值更高

流言内容:有机蔬菜更贵,是因为种植方式精细,营养价值更高。

真相解读:有机蔬菜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的生产技术标准生产出来的,经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允许使用“有机食品”标志的蔬菜。有机蔬菜的核心是保障安全,但安全和营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应混为一谈。客观来讲,有机蔬菜与普通蔬菜相比,在安全性上有绝对的优势,但并不能据此认为有机蔬菜的营养也比普通蔬菜丰富。另据我国实验研究发现,同品种有机蔬菜与普通蔬菜两者营养成分含量各有高低。

来源:头条辟谣

上榜理由:有机蔬菜比普通蔬菜价格高,这是事实,但要强调的是,这个“高价格”是高在安全性上,其营养价值与普通蔬菜相比并无特殊优势。营养价值与安全性是两个不同的维度,如果是为了更高的营养价值而选择有机蔬菜,反而是缘木求鱼。


4.只要充分加热,做熟的死螃蟹可食用

流言内容:如果螃蟹死了没多久,细菌还没来得及繁殖,可以充分加热食用。

真相解读:螃蟹死后,其体内的细菌会迅速繁殖分解蟹肉,组胺含量会急剧增加,此时食用很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组胺是一种有毒生物胺,存在于腐败变质的水产品肉质中,食用8~40mg即可令人轻微中毒,摄入超过100mg就会导致严重中毒。有实验研究显示,大闸蟹死后在室温下放置3小时,其体内的组胺含量可从3mg/100g增长至6mg/100g,且随着时间推移组胺含量还会继续增加,即便高温加热后也无法去除,这是食用死亡河蟹导致中毒的主要原因。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无法准确判断螃蟹的死亡时间,因此死蟹还是不吃为好。

来源:科学辟谣

上榜理由:“秋风起蟹黄肥”,又到一年食蟹季,“蹲”死蟹是很多食客的“省钱之道”,食品安全意识淡漠或知识匮乏可能引起“中毒事件”,引发严重后果。


5.多喝果汁有排毒效果



流言内容:身体里会随时产生毒素,累积多了会得病,多喝果汁有助于毒素排出。

真相解读:人体内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有两类,一类是身体正常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能随汗液、尿液、粪便等自然排出体外;另一类是从食物或自然环境进入人体的有害物质,如农药残留、有害气体等,这些物质可以通过肝脏解毒,而不是通过腹泻排出。有些人喝果汁后腹泻,是因为人体摄入过量的果糖,小肠无法完全吸收,在结肠内经细菌发酵,促使肠胃过度运动,进而诱发了腹泻,与排毒无关。长期饮用果汁,不仅会诱发肥胖、高血脂、脂肪肝、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疾病,还会因为糖分摄入过多使血糖上升,从而刺激皮脂腺分泌,加重痤疮。此外,榨取果汁会损失很多营养素,还不如直接吃水果获得的营养多。

来源:头条辟谣

上榜理由:“排泄”不是“排毒”,这则谣言盯住“排毒”中“排”的字面意义,让人以为体内所有有害物质都可以像“排泄”那样“排”出体外,殊不知果汁虽可以促进“排便”,但原理是诱发腹泻,而不是“排毒”,更无关养颜。


6.输液一定要选右胳膊,左胳膊容易引发心肌痉挛



流言内容:偏凉的液体从左胳膊进入,可能引起心肌痉挛,造成生命危险,因此输液要选右胳膊。

真相解读:人体左右两侧静脉的分布是对称的,不论从左手臂输液还是右手臂输液,最终都要通过上腔静脉进入心脏,药物作用效果并无差异。此外,人的体温及血液温度均为37℃左右,输注的液体进入心脏前,会经过人体血液和内环境的“加热”,不会对心脏血管产生强烈刺激。虽然长时间、大剂量输注低温液体有可能对局部浅表静脉产生刺激,但这种影响非常有限,可通过加强局部保暖来改善。只有在极端情况下,如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则可能对寒冷刺激异常敏感,冰冷的液体进入体内会刺激迷走反射加强,出现心率减慢、低体温、意识丧失等情况,但通过及时抢救可迅速恢复正常。因此,普通人输液并不需要纠结是左胳膊还是右胳膊。

来源:头条辟谣

上榜理由:由于知识体系不够完备以及缺乏一定的科学精神,公众面对很多科学问题容易做出错误推断。需要通过科普知识不断引导科学思维,传播科学精神,提升全社会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