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网—2025:“望闻问切”全都行!且看网警“治未病”

2025-08-19 16:21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炎炎夏日,暑气蒸腾,是中医“治未病”的黄金时期。通过在夏季全面调理,达到增强体质、未病先防的目的。


暑期也是孩子们享受自由、高峰用网时间,网警针对未成年人用网潜在安全风险,“望、闻、问、切”精准号脉“治未病”,筑起网络安全“免疫屏障”。


全域巡防“守净土”

第一式“望”

网吧、网咖、电竞酒店等经营性上网场所,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


文化、公安联合巡查实名登记,有效杜绝未成年人进入

学校、社区、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宫等为未成年人提供互联网上网服务设施的场所


公安、教育、文化、街道、消防部门齐上阵,共同营造安全、健康上网环境


网警普法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在营业场所入口处的显著位置悬挂未成年人禁入标志。


对症干预“早介入”

第二式“闻”



个人信息泄露、网络欺凌、不良信息接触、轻信网友邀约……这些都是未成年人暑期上网常见问题


网警走进暑期社会实践“微课堂”,倾听青少年上网心声,主动提供上网指导

网警提醒


网络上的信息纷繁复杂,未成年人警惕性差,稍不注意容易跌入陷阱。


日常上网一定要访问正规网站,安装杀毒软件和安全过滤软件。


切不可在网上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网络交友务必慎之又慎。


拒谣防骗“知多少”

第三式“问”


“同学们,下面哪句话是网络谣言?”


“二维码扫一扫就能领盲盒,可不可信?”

网警在行动


警营开放日活动正上演一场知识竞赛,网警通过案例分析、互动解答,为到访的青少年普及网络安全知识


网警提醒


“天上不会掉馅饼”,网络诈骗很多时候是利用人们贪小便宜的心理。同学们也要多学习生活常识、科学知识,进而破除网络谣言的迷雾。


家庭共护“防沉迷”

第四式“切”


暑期缺少老师家长的监督引导

孩子们很容易过度放飞

陷入网络沉迷的困境

网警在行动


网警深入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提高家庭预防网络沉迷的意识

推动落实家长监护责任


网警普法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第四十一条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指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关注未成年人上网情况以及相关生理状况、心理状况、行为习惯,防范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