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看国内外专家如何支招

2023-11-13 09:35
来源:“中国网信杂志”微信公众号

11月9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促进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论坛以“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主题,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国际电信联盟主办。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外嘉宾围绕“强化创新发展,共享互联互通新机遇”“推动开放合作,打造互联互通新格局”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此外,与会嘉宾还以圆桌讨论形式围绕“共促互联互通,共享发展繁荣”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网信》杂志摘编刊发部分精彩发言。


朱冉

阿里云智能集团副总裁


ChatGPT在全球掀起AI大模型的浪潮后,算力成为这一波产业浪潮的最核心因素。算力如何到达客户、实现普惠?我们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做云上计算,这需要高性能、高带宽、高存储、高通用性、高效分布式计算、高效集群互联。因此,网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大模型产业发展中将会扮演关键角色。互联网交换中心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廉价地达到这个目标,从而达到整个社会的普惠。


鲁乙己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


促进和支持欧盟企业开展国际合作,并从中国等更具活力的数字市场的创新中受益,从而使欧洲企业得以发展。为此,需要在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规则和标准,国际电信联盟的“可信数字”标准将对促进互联网基础设施连通性作出有力贡献。


郭青溪

法国国家信息与自动化研究所资深科学家


当下有两大因素引发数字变革:一是万物互联,促成平台、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的发展;二是人工智能,让机器具备了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理解复杂问题的可能性。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应该如何规划网络空间?网络空间不仅在现实基础设施上需要实现强有力的互联互通,在服务数字基础设施上也需要实现强有力的互联互通。


朱永涛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网络和算力数字基础设施的主体,是数据要素的重要载体,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石。数智化时代,算力成为核心资源;算力成网,是驱动社会前进的新型生产力。研究表明,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点,将拉动GDP千分之3.5和数字经济千分之1.8的增长。


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打造强劲的数字底座。目前,东数西算已形成了逻辑运算和物理载体之间的空间分割。我们还需要实现大空间调度下的高效保证,同时在多业务调度下实现无缝协同。


许庆琦

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理事长


数字经济的发展壮⼤将进⼀步促进东盟与中国⽹络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中国是全球第⼆数字经济⼤国,东盟与中国的⽹络基础设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互联互通,将会为东盟各国直面中国这个统⼀的⼤市场带来极⼤的便利性和更⼴泛的覆盖性。


如今,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今年适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数字丝绸之路为“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提供了⼀个促进技术创新的机遇。我认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应该加⼊“数字联通”,成为“六通”,以突显数字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郑赳

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我们认为树立高远、平远、深远的数字安全观,秉承将数字化与数字安全系统化建设、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一体化建设、安全效果实战化、安全分析智能化的防护理念,是构建可信可控数字安全基础设施的关键。


郑光魁

人民数据管理 (北京) 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人民数据作为人民日报、人民网旗下的大数据国家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要求,以数据确权为抓手,争做一流的数据服务商和一流的数据集成平台,在推动数据资源大循环上,不断探索。


一是打造云、数、链三大平台,实现数据基础设施“硬联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关乎数据要素流通。人民数据积极打造“云”“数”“链”等基础性服务设施。其中,“云”是指云平台,承担数据存储功能,打造国资云、安全云、信创云。


二是探索数据管理与应用场景创新,推动数据融入生产生活“软联通”。规则标准的“软联通”是数据要素化的保障。人民数据参与了国家中小微企业估值标准,发布《中国数据产权制度蓝皮书》,较早推出首席数据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