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可能对就业带来哪些影响?

2025-01-08 15:58
来源:《国家经济安全知识百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如火如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专题报告预计,受产业结构等因素影响,高度发达的经济体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将有60%的工作受到人工智能影响,整个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受到影响的比例分别为40%和26%,全球总共近40%的就业机会可能受到影响。从目前情况看,近年来人工智能特别是认知智能的技术阶跃发展,已对就业产生渐进影响。从长远看,人工智能研发及应用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将对劳动者技能提出新的要求,进一步加剧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不同群体收入差距,需要加大相关领域技能培训,建立健全相关社会保障机制。


延伸阅读: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变革


2023年以来,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加速发展,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人类未来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英国《自然》杂志评选年度科技人物时,将人工智能大模型纳入其中,以反映人工智能给科学研究带来的重大改变。从助力新药研发到优化金融服务,从加速软件开发到制订生产计划,人工智能应用日益广泛。麦肯锡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将2023年称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破之年”,1/3的受访者表示自身所在组织会在至少一项业务职能中经常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应用加速落地的同时,带来的风险挑战也逐渐显露。如何防止人工智能传播虚假信息、侵害个人权益、制造安全风险、加大技术鸿沟等,在全球范围引起空前关注。各方普遍认为,如果缺少有效护栏,人工智能就存在被误用滥用的风险。近期,各方对人工智能治理紧迫性的认识在深化,相关行动在提速,但面对这样一项必将深刻影响人类文明发展轨迹的颠覆性技术,治理挑战仍广泛存在,更有效地协调全球合作是当务之急。


作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大国,中国一贯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治理。在国内逐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的同时,中国主动为加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智慧。中方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围绕人工智能发展、安全、治理三方面系统阐述人工智能治理的中国方案,坚持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系统思维,倡导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普遍共识,弘扬平等互利、尊重人类权益的价值理念,为各方普遍关切的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问题提供了建设性解决思路,为相关国际讨论和规则制定提供了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