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手机里“抢”回孩子?

2025-07-18 15:51
来源:中国网信杂志

今天的孩子成长于一个人人有手机的时代。作为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从小接触智能设备,手机是他们学习生活的好助手。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孩子蜷缩在手机屏幕前孤独的身影,见过因为一部手机而爆发的家庭战争


人们总在问手机为什么抢走了我的孩子,却很少反思我们给了孩子什么”“孩子的心灵成长缺失了什么。在数字浪潮席卷童年的今天,我们如何用爱的陪伴为孩子守住一片星光?


重建有温度的生活


近年来,在多届国际少年书信写作比赛中,许多孩子笔下的父母成了手机控。陕西一位四年级学生何云竹的信中这样写道:周末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餐厅里只见爸爸、妈妈都低着头,拿着手机刷个不停,看朋友圈发信息,我和爷爷只好在一旁无聊地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以前没有智能手机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总是欢声笑语,讨论着好玩的事,可是现在我环顾四周,发现不止我们家是这样,许多大人也都成了低头族,噼里啪啦地点着手机屏幕。


当数字设备成为家庭的第三者,我们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陪伴危机。在数字时代,父母应该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重塑亲子关系呢?


初中生浩浩曾因每天玩手机12个小时与父母关系决裂,直到全家参与“48小时数字断联挑战:父母关掉炒股软件,浩浩放下手机,一起搭树屋、夜观星象。三天后浩浩在日记里写道:原来爸爸会讲他14岁摸鱼被罚站的故事,妈妈烤的曲奇比游戏礼包更香。没有手机的干扰,每个人都更加专注地去倾听彼此的心声,感受久违的温暖与连接。


防沉迷的本质不是管控技术,而是重建有温度的生活。最好的陪伴,就是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在一起的成长。在此我向家长们提出三个一行动倡议。


每天一次掌心对掌心的对话。放下手机,与孩子双手相握,互相交流,不要问作业写完了吗?而是问你今天最开心的事是什么,和爸妈说说?这种交流用不了太长时间,孩子需要的不仅是激励,更是理解。一句理解的话,孩子就会很感动。要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用爱的耳朵倾听孩子,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用爱的语言激励孩子。真正的陪伴,不需要滤镜和特技,只需要把眼光从屏幕移向等待回应的眼睛。


每周一次家庭创造日。深圳有位妈妈发现儿子沉迷于手机游戏,她没有断网惩罚,而是注册账号和孩子一起在游戏里建城堡。当孩子炫耀红石电路的时候,她惊呼这和妈妈设计的智能家居系统原理好像!现在,这个男孩已经成为学校编程社团的工程顾问了。父母以参与的方式引导孩子进行游戏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孩子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字社会不该是亲子关系的屏障,而应该成为传递价值观的新载体。


每月一次数字家庭会议。可以用民主协商的规则签署《家庭数字条约》,设立愿望基金,节省的屏幕时间可以兑换露营、看戏、看展等线下活动,用数字工具赋能陪伴。规则也很重要,有位爸爸跟孩子规定:做完作业,可以玩一个小时的游戏。孩子很高兴,很快把作业做完了,父子俩人一起玩游戏。玩游戏的过程中,孩子还会提出问题,比如仿真人算不算人?在爸爸一边跟孩子玩一边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孩子的认知提高了,知道在网络世界该如何去解决问题。可见,如何疏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至关重要。


共筑亲子关系的桥梁


上海有一对90后父母,每周用手机拍摄3分钟的家庭微纪录片。纪录片把孩子教爸爸玩滑板时爸爸狼狈的模样、妈妈向孩子学习剪辑时笨拙的样子都记录下来。三年来记录的100多段视频,成为孩子心中比乐高玩具还珍贵的东西。


北京一位单亲妈妈是急诊科的护士,她经常用手机录制30晚安魔法视频,有时是跑调的《小星星》歌曲,有时是隔着屏幕的晚安吻。女儿会把这些视频存在智能手表上,在睡前观看。她在作文里写道:妈妈的味道是混杂着消毒水的温度,那些马赛克般的画面,是我听到最清晰的我爱你


当父母放下权威的姿态,坦然地表露学习新事物的窘迫时,这种不完美的表现反而让孩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原来爸爸妈妈也需要我们的帮助!孩子迷恋手机是在寻找成就感,那么如何让孩子在亲子关系中获得成就感呢?那就是学会爱孩子、用孩子、夸孩子。当孩子帮你做了事,不要忘了表达你的感激和认可。孩子的成就感,来源于亲子关系中对彼此的需要。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孩子沉迷手机的问题,我们还需要凝聚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合力,共同构建一个协同成长的生态系统。在这方面,有一种新的家长学校模式——知心家庭学校值得借鉴。知心家庭学校是由全国少工委和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创办,由家长、学生、学校共同组建的家校共育的学校。此外,知心家庭学校还创办知心姐姐父母学习计划线上特训营,全国许多教育工作者都为家长讲课,帮助家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线上线下的知心课堂让广大家长知道懂孩子胜过爱孩子,让孩子学会把对立变对话,有效改善了亲子关系。


当我们焦虑于孩子活在手机滤镜里时,别忘了,真正的美颜神器是父母凝视孩子时眼底的星光;别忘了,手机永远不会取代父母掌心的温度,算法终究抵不过家长眼里的光芒;别忘了,教育的本质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当我们蹲下来和孩子一起探索数字世界,当学校把人工智能技术变成连接亲情的桥梁,当全社会都将为孩子的童年护航,我们终将赢得这场注意力争夺战,为孩子守住一片真实而美丽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