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步迈向网络强国》政论片解说词(第三集)

2024-07-11 14:55
来源:《中国网信》2024年第6期

《阔步迈向网络强国》


2024年5月14日,由中央网信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联合制作的政论片《阔步迈向网络强国》开播。政论片共5集,涵盖信息化发展、网络内容建设和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等内容,全景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信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本刊全文刊登政论片解说词,以飨读者。


第三集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引子】公元105年,蔡伦发明造纸术,纸质书籍代替传统书简。传播媒介升级换代,信息快速有效传播,文化昌明、生产高效的中国步入汉唐盛世。


20世纪初,广播、电视开启了人类电子媒介传播时代,信息传播效率空前提升,人类社会步入文化繁荣的新阶段。


如今,被称为“第四媒介”的互联网风靡全球,包容了之前所有信息载体功能的互联网,以更加广泛和便捷的方式,无时无刻、随时随地产生信息,传播文化,网络空间成为人类生存和国家发展的新空间。


【片名】第三集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第一部分: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引领网络传播正能量,奏响网络传播最强音。


【解说】2019年,一个不同寻常的“传播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筚路蓝缕、抚今追昔,《我和我的祖国》那动人旋律传遍网络空间,寄托着民众情感归宿,激荡着人民爱国情怀,这首歌曲全网传播总量达1271.7万条。


这一年国庆节档期,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三片排映,票房超50亿,观影总人次首次突破1亿,全网信息传播总量达9660.4万条。


【现场】我和国旗同框,我爱中国。


【解说】三大央媒带动多个网络热门话题,“我和国旗同框”“30天表白祖国”,推出多个“爆款”产品,“我的民族照”“我的年代照”,激活了千千万万个“我”。


【解说】院线、广播、电视、网络,这一年各种媒体平台融合发力,汇集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上每个人的点滴深情,共同构建起中国人对这个历史段落的集体记忆。


【同期】曲青山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团结凝聚亿万网民,唱响网上主旋律、激发网上正能量。


第二部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坚持管得住才是硬道理。


【解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网络空间能广泛汇聚社会正能量,并非朝夕之功。互联网发展早期的匿名性、虚拟性,使网络空间充斥着色情暴力、虚假广告、网络诈骗,甚至还有很多误导群众、混淆视听、危害四方的谣言。


【解说】2011年3月,日本地震,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一则“日本核电站爆炸污染不断扩大,尽快储备食盐”的消息,通过网络向各地传播。


浙江、江苏、山东、北京、广东,盐价一路飙升,被谣言裹挟的消费者扫空盐架,抢购食盐迅速向全国各地蔓延。


【同期】我已经走了四个超市,这是第五个超市了。超市、附近的商场全没有,不管什么盐都没有,再贵我也要买到。


【解说】有关部门紧急协调多方组织货源,一周后各地盐价才逐渐恢复。


【同期】曲青山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


一张图、一段视频经由全媒体几个小时就能形成爆发式传播,一旦应对不当,“茶杯里的风波”就有可能演变成“社会大风暴”。


【同期】胡正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你不能让谣言跑遍了全世界,真相还在穿鞋子。尽可能地以真相代替谣言,这个谣言才能够得到根本性的或者叫彻底的一种解决。


【解说】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因其独有的爆发性成了滋生网络暴力的温床。在平行交融的现实世界,身受“网络暴力”的真实个体,会产生极大的心理扭曲,甚至是精神创伤。


【字幕】2020年7月7日 浙江 杭州


【解说】盛夏,谷女士在小区快递驿站取快递,郎某某偷拍后在网上编造谣言四处散播,引发大量点击。此后,谷女士患上严重抑郁症。


2021年4月30日,法槌落下,谷女士等来正义:郎某某、何某某因诽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解说】惊悚的语言,离奇的细节,在网络世界里能迅速聚拢网民的注意,星星点点的恶意煽动,都有可能引爆很多不明真相网友的情绪,进而演化成群体网络暴力。


【同期】张洪忠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互联网是一个高度聚集化的空间,它很快就会形成一个群体动力,来扩展这样的一种行为,一种网暴的行为。


【同期】王晓红 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主任


今天互联网它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匿身的这么一个网络空间,它更是人们的活动空间。我们不能以个别人的这种任意的发泄和情绪化的表达,来成为一种自由的借口。


【解说】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解说】近年来,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等相关部门通过监测识别、实时保护、干预处置、溯源追责、宣传曝光等措施,对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进行一系列专项整治,全国公安机关共侦办案件2300余起。


网暴专项整治期间,重点网站平台累计拦截涉攻击谩骂、造谣诋毁等信息6541万余条,处置违法违规账号7.8万个,有力维护网民合法权益。


【解说】2022年11月,中央网信办印发《关于切实加强网络暴力治理的通知》,要求网站平台建立网暴预警、保护、防扩散等治理机制,及时切断不实信息的传播。


【解说】以法律为准绳,以技术为手段,管治结合,有效阻断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的滋生和蔓延。


【解说】如今,打开百度、微博等平台首页,“每日辟谣”链接赫然醒目,对网络上产生的谣言及时披露,让网友第一时间辨明真伪。


【同期】胡正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自媒体的生产者、平台的传播者、政府的监管者、用户的消费者,所有的这些利益攸关方其实都要有一个共治的意识,这样才能够真正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解说】网络上,把出生于1995年至2009年的一代人称为“Z世代”,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对这一代青少年影响巨大,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引发社会关注。


【解说】2021年6月1日施行的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单设了“网络保护”专章。


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严格管控侵犯未成年人个人隐私问题、严厉查处诱导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等10个方面。


【同期】沈卫星 光明日报社原副总编辑


Z世代这个群体,他们就是一个生长在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因为缺乏一定的真假的判断力、辨别力,采取一些特殊的保护,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他们健康的成长。


【同期】张晓津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厅厅长


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自觉抵制不良网络文化,加强网络空间自身的权益保护。


【解说】谣言网暴危害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而那些打着“解密”“戏说”“秘史”等幌子,调侃崇高、扭曲经典的历史虚无主义,则是要颠覆中国人民用血肉书写的历史,折断中华民族信仰的脊梁。


【解说】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不暴露潜伏部队,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烈火灼烧的剧痛,直至壮烈牺牲,以最坚忍无声的战斗,完成了对党和人民最忠诚的誓言。


【解说】2013年5月22日,某网民发文调侃邱少云烈士,丑化、侮辱英雄形象,某公司跟进炒作,在社会上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解说】狼牙山五壮士,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敌、浴血奋战,忠于祖国、宁死不屈,他们的英雄事迹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解说】2013年9月9日,某学者在互联网上发文质疑“狼牙山五壮士”事迹细节,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网友群情激愤。


【同期】李君如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原副校长


如果对自己的英雄人物可以随意地抹黑否定,那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将来出大问题的,所以历史虚无主义,这个问题是要高度重视的。


【现场】向后转。


【解说】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决定,以法律形式将每年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国家举行纪念烈士活动。


【同期】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字幕】董存瑞,左权,叶挺,江竹筠,辽沈战役纪念碑


【解说】历史将一个个英雄的故事,凝结成一串串闪耀着光辉的珍珠,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解说】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正式施行,侮辱、诽谤英雄烈士,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解说】国家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网上历史虚无主义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歪曲党史国史军史、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等有害信息。


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氛围日渐浓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日渐成为网民的自觉行为。


【现场】我是空军运-20机长庞荣奇,奉命接迎志愿军忠烈回国,感谢塔台指挥保障,我们一起向保家卫国的志愿军忠烈致敬。


【解说】山河呜咽、国人泪目,第九批志愿军遗骸回到祖国。


为烈士寻亲,为民族铸魂,主流媒体策划“为烈士寻亲”网络活动,哪怕能让一位英灵回家,也会告慰天地、激励后世。


从宣传到动员,从感动到行动。网络动员汇聚起无比强大的社会能量,仅仅两年,凭借着被70年岁月蚕食殆尽的点滴讯息,已为51位烈士找到亲人、落叶归根。


【现场】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解说】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营造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已成为社会各界共识。


文明办网、文明用网、文明上网、文明兴网全面推进,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明蔚然成风,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新的元素。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视频截图。


【同期】周锡生 新华社原副社长


网络的正能量还是相当充沛的,每天打开一些网站的时候可以看到各种各样正能量的报道,特别是一些我们国内主流媒体的网站。


【解说】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十年来,网络生态持续向好,网络空间日益清朗,全社会广泛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


第三部分:推动融媒体发展,建设全媒体时代。


【解说】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解说】细心的观众发现,这一天央视新闻新媒体公众号推出视频节目《主播说联播》,与以往电视大屏内容截然不同,这档节目的视频是合乎手机的竖屏。


【解说】量身定制的电视融媒体节目,上线当天单条视频点赞数量破千万。


【解说】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为媒体融合发展作出整体规划。融媒体传播日渐成为各地、各级主流媒体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中国媒体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


《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视频截图。


【同期】周锡生 新华社原副社长


党和政府提出来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媒体自身也感到必须要加速转型发展,去创新突围。


【解说】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主流融媒体平台“百花齐放”,信息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扩大了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党的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中国全媒体时代,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第四部分:加强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解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


【字幕】中国 云南


【解说】这是一次高规格的自由行,无人机安全护航,专人全程提供美食补给,大象们吃饱了口味专供的香蕉、菠萝和玉米,还光顾了不少老乡家的后厨,品尝到了不少云南特色美味。


【现场】就放开给它吃,没办法嘛,我们欢迎它们。


【解说】总行程1300多公里,北移的象群全部安全返回传统栖息地。


17个月全程网络直播象群旅行,引发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受众“观象”热潮,全网阅读量超过110亿次,让世界了解了一个乐观包容、仁爱自信的中国。


【字幕】四川 成都


【解说】大熊猫是全人类的瑰宝,纵贯古今,萌绝五洲。2017年,央视网熊猫频道一则大熊猫宝宝“奇一”不爱竹子爱抱饲养员大腿的视频引爆全球,短时间内浏览量破10亿,互动达2000万次。


作为全球唯一24小时直播大熊猫的平台,央视网熊猫频道已在全球吸粉超过2200万,成为中国生态理念和文化对外传播的窗口。


【同期】徐步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前院长


让世界通过互联网这样一个窗口进一步认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我们应当倡导尊重网络文化的多样性,推动各国、各地区以及各国人民开展网络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共生。


【解说】奥运五环在24道“激光刻刀”的雕琢之下破冰而出,精巧创意收获如潮点赞。


写福字、看春晚、吃饺子,世界各国运动员尽情享受中国文化氛围,成为冬奥期间全球网络热点,吸引了无数艳羡的目光;吉祥物冰墩墩化身“顶流”,45亿讨论量引爆国内外争相抢购,海外一“墩”难求。


【解说】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因这段“冰雪奇缘”呈现出美不胜收的风景。全球网民见证了中国式浪漫,见证了文明古国的胸襟与气度。


【字幕】浙江 杭州


【解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2023年,第19届亚运会,上亿个线上火炬手汇聚成“数字火炬人”,从钱塘江跨越到开幕式现场,“数实结合”共同点燃主火炬,为国内外观众留下不可磨灭的经典记忆。


裸眼3D、数字山水、数字穹顶、数字烟花,在新兴技术的协助下,一个古老又年轻的中国迸发出新鲜活力,东方的国风雅韵乘着互联网飞出亚洲,传遍世界。


中国通过互联网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世界通过互联网读懂了一个新时代的中国。


【同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