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信数据空间面临多重风险?程萍代表带来解读→

2025-03-10 19:00
来源:法治日报

3个多月前,国家数据局发布了《可信数据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这是国家层面首次针对可信数据空间这一新型数据基础设施进行前瞻性的系统布局。根据计划,到2028年我国将建成100个以上可信数据空间,形成一批数据空间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结合律师工作实际,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文康(临沂)律师事务所主任程萍,聚焦企业可信数据空间防范领域,并在今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重视企业可信数据空间防范的建议。

           

可信数据空间是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它可以运用技术手段构建多方主体间数据的逻辑连接,为数据共享使用提供可信赖的开发利用环境,并形成面向数据应用场景价值挖掘的市场化协作生态,从而促进数据要素发挥价值。作为全新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可信数据空间正在推动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释放。


企业可信数据空间是整个可信数据空间体系的微观基础,也是整个可信数据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可信数据空间通过整合内部数据资源,与上下游企业开放共享高质量数据,打造数字化供应链,为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来源和应用场景支撑,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程萍代表敏锐发现,在企业可信数据空间中存在数据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界定不清等问题,还面临着敏感数据泄露风险、数据存储与传输安全风险及人工智能模型决策公平性与责任界定风险等诸多风险。


前景可期,风险犹存。程萍代表建议,建立数据共享审核机制,立法引导企业设立专门的数据共享审核团队或岗位,负责对数据共享活动进行全面审核。同时,实施数据加密与访问控制措施,立法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数据在存储设备和网络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定期进行数据安全评估与漏洞修复,立法引导企业制定定期的数据安全评估计划。此外,立法引导企业建立对人工智能模型决策过程的监督机制,建立责任追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