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已达6000亿元,加速向万亿级规模冲刺
5月29日上午,中共湖北省委“喜迎党代会 荆楚谱新篇”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在汉举行,主题为“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引擎,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高地”。东湖高新区介绍经验做法时透露,2021年,该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25.9%,排名武汉市首位;工业投资523.3亿元,占武汉市比重1/3。
光谷如何加快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
一是持续推进科创平台建设,光谷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创新策源动力。东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五大湖北实验室挂牌运营,5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个国家创新中心获批,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建成运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组建14家工研院、64家孵化器和108家众创空间,形成覆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2021年,全区研发经费投入达8.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53.7%,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37亿元;区内高校院所、企业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6项。高能级的科创矩阵平台驱动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涌现出一批“光谷原创”重大技术成果:全球最大尺寸光纤预制棒、国内首个400G硅光模块、国内最大功率10万瓦光纤激光器、国内首套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国内首台新型显示喷印装备、全球首颗北斗高精度AI控制芯片、水稻转基因重组生产人血清白蛋白等。
二是聚焦优势特色产业,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光谷一张蓝图干到底,坚持聚焦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截至2021年底,全区“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达6000亿元,加速向万亿级规模冲刺,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光电子产业竞争的主力军。以十年甘坐冷板凳的精神,从“0”到“1”培育生命健康产业,聚焦创新药、高端医学影像等前沿领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集聚3000多家企业,营收超1300亿元,成为光谷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又一支柱。2019年,武汉市以东湖高新区为核心承载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网络、生物医药等4个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与北京、上海并列第一。
三是光谷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构建优质企业梯度成长格局。光谷坚持以“产业结构优化、科创平台支撑、惠企政策支持、高层次人才引育、多渠道金融服务”等协同发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培育了一批体量大、引领性强、成长快、创新水平高的优质企业。全区现有8家制造业企业年收入突破百亿元,如5G通信引领者—中信科,全球光纤光缆行业领导者—长飞光纤,全球显示面板领跑者—华星光电等。累计培育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重点“小巨人”9家)、32家隐形冠军企业。此外,还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4300家、瞪羚企业502家、独角兽企业6家。优质企业队伍和规模不断壮大,组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和先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