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彰显新思想的重大贡献

2022-01-25 14:13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郭万超(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与舆情研究所所长)


习近平经济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不仅能够有力引领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而且对当代经济理论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注重政治与经济关系的分析。习近平经济思想继承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


把握中国经济的社会主义内在规定性,并赋予新时代的内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进入新时代,确保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社会主义’这个定语。之所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坚持我们的制度优越性,有效防范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判断、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形成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等,无不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顺应新时代的要求。


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在新时代更好发挥显著优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经济工作是中心工作,党的领导当然要在中心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在领导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党能够综合运用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有效集中资源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全国一盘棋”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方向发展。我国之所以能够成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之所以能够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理论支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我国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二者结合上,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制度,这是实践发展的使然,也是理论认识的飞跃。


实现了发展理论重大创新


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实现了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


创新发展理念突破了传统的创新概念。西方经济理论大都是从产业和技术的角度研究创新,而创新发展理念进一步丰富了创新的内涵和外延,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调创新的整体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协调发展理念包含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西方经济理论一般把经济增长看作某些因素的变量,而协调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社会有机体理论、合力论在经济发展上的运用和发展,是为了对社会有机体的各种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实现各区域各领域的平衡发展,形成经济发展的整体最大合力。


绿色发展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在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进一步形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开放发展理念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经济全球化是我们谋划发展所要面对的时代潮流。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有利于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引领世界发展潮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要持续进步,各国就应该坚持要开放不要封闭,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独占”“中国将张开双臂,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实现共同发展”。


共享发展理念体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同时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以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为主要内涵的共享发展理念,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引。


努力在实践中破解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


在世界范围内,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理论和实践上莫衷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坚持辩证法、两点论,继续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努力在实践中破解这道经济学上的世界性难题。”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同时,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就说明,“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之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要统筹把握、优势互补、有机结合、协同发力。


拓展了经济发展的新视野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深度调整,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使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必须根据新的形势提出引领发展的新思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立足我国国情、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明了大国经济的优势和特征。其一,“大国经济的优势就是内部可循环”。我国有14亿多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明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其二,“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实践证明,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动员组织和产业转换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物质保障。进一步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安全,就要着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理论的价值在于揭示和反映规律,更在于引领时代、指导实践。习近平经济思想源于创造了发展奇迹的中国经济实践前沿,并且为引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稳步前行提供了行动指南,高质量发展彰显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