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夺人抢占第一落点,形成声势持续引领舆论——“七一”报道持续“进行时”

2021-09-03 18:55
来源:市委网信办

  

新华网的一组“七一”报道,回答了这些问题。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当天《五个“庄严宣告”,习近平这篇讲话特别“燃”》开篇,至7月12日《两个“万岁”,习近平心中的伟大与光荣》收尾,新华网依托“学习进行时”专栏推出的12篇原创解读报道,连续多日被全网置顶推送,单篇平均转载量1700多家,平均阅读量过亿;随后,高清海报、融媒体集成页面以及7月25日至8月5日更深度的系列解读,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网上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的高潮。


  “振奋人心、热血沸腾”“此生无悔入华夏”“非凡的数字,伟大的进程”……在评论区,网友留言非常热烈。

  先声夺人,12篇报道掀起网上学习“七一”重要讲话高潮


  为何这组报道能形成刷屏之势?


  考虑到“七一”讲话的重要性,“学习进行时”栏目团队多次进行头脑风暴,研究确定报道思路——如何立足互联网特色,既能抢占第一落点,又能形成报道声势。


  经过反复讨论,团队决定在重要讲话结束后的第一时间选取部分核心内容或主题,组织第一篇解读报道,同时后续内容也及时跟进,确保报道不断档,将“七一”重要讲话宣传不断走深、走实,最终走到大众的心坎里。


  在筹备阶段,团队成员分头整理了十九大报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讲话、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讲话等重要文献,分析“七一”讲话中可能提及的内容。大家还研究了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等,为系列解读报道的迅速撰写发布积蓄理论储备。


  在充足的准备下,讲话发表当天,“学习进行时”栏目第一时间推出《五个“庄严宣告”,习近平这篇讲话特别“燃”》,从“彰显伟大功绩”“贯穿一个主题”“蕴含历史启示”“昭示伟大精神”四方面深入阐释了讲话背后的深意。这也是当天全网首篇紧扣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深度解读,时效全面领先各重点新闻网站,在网络上的传播总量近2500家。


  随后,《一个“号召”,习近平@全体共产党员》《两个“万岁”,习近平心中的伟大与光荣》《三个“一切”,习近平归结为一个主题》《四个历史阶段,习近平为百年史诗“划篇章”》等后续报道,以一天一篇的节奏连续推出,始终保持强劲势头。


  《三个“绝不”,习近平这些话让人热血沸腾》,通过“东方之治”与“西方之乱”的强烈对比,引导网民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两个“万岁”,习近平心中的伟大与光荣》,瞻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光明前景,引导网民将个人的人生价值与党和国家的宏伟事业紧密相连……


  独辟蹊径的角度、直抵人心的语言,极大激发了网民共鸣;标题形式感强,通过数字自然排列成组,则具有鲜明的互联网特色。仅在“学习强国”平台,“七一”解读系列报道的阅读量平均就达千万级,单篇最高阅读量超3300万,收获网民数百万点赞。


  “学习进行时”栏目团队5名专职成员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但都长期从事时政相关报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且各有明显专长:王子晖是理论达人,有高度有深度;张敏彦有近十年的国际报道经验;潘子荻擅长法治报道;金佳绪和张芮绮从入职之初就加入团队不断锻炼,对总书记的相关重要论述学得更深更透。


  “作为今年核心报道的重中之重,这样的重大新闻场合,对我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功底都是重大考验,当然也是显身手的时刻。我们既兴奋、激动,又有一丝丝竞赛的心态在里面,毕竟,重要讲话肯定会被各网站反复解读的。”张敏彦这样描述最初的心情。


  而每篇稿件的反复打磨和字斟句酌,甚至推送时间和顺序的把握,都是很有讲究。“开篇和收尾自不用说,中间每一篇怎么排序,也都经过了反复考量。所以我觉得,最终的效果其实是整体效果的最大化。”金佳绪表示。


  “互联网有自己的特点,我们总结的是‘快、新、深’。”王子晖说,“快,就是要紧跟热点,并且实现热点全覆盖;新,要突出特点;深,就要抓住重点,系统梳理,保持报道不断档。我们形成了常态化策划机制,再倒逼生产,有数量、有质量,主动设置议题,把握报道节奏。”这也是他认为这组“七一”报道能迅速推出并产生显著效果的重要原因。

  乘势而为,融媒体集成让系列解读产生持续刷屏效应


  围绕互联网特点,“学习进行时”栏目对系列解读进行了融媒体集成专题页面展示——《非凡数字——“数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让系列解读产生持续刷屏效应。


  融媒体集成专题页面,是新华网一直以来的特色之一,每个专栏都有覆盖文、图、音、视、数据、访谈、游戏、交互等融媒体形态的多个产品矩阵,能够最大化地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阅读需求。


  发布“七一”解读系列报道时,团队同样采取了这样的方式。


  7月中旬,各网站“七一”讲话解读报道基本告一段落,根据以往经验,这个时候是很好的发稿窗口。


  “如果能在已有报道的基础上作出进一步的整合和包装,既能再掀‘七一’重要讲话解读高潮,又做到了前后呼应,有始有终。”团队成员乘势而上,依靠新华网采编全链条的支撑,由平面设计团队负责创意海报制作,新华媒体创意工场提供融媒体包装和整体的视效升级。


  气势磅礴的现场大图、视觉冲击震撼的高清海报等形式,和解读稿件集成展示,以融媒体集成专题页面的形式形成1+N次传播,再次被全网置顶。


  “先声夺人是‘时’,应机而动是‘时’,乘势而为也是‘时’。”王子晖用了三个“时”解释这一次持续的刷屏,“互联网传播需要我们要有目的地‘择时’‘造时’。”

  “学习进行时”,学习永远正当时 


  精彩还没有结束。


  从7月25日至8月5日,“数读”之后,“学习进行时”再次趁热打铁,推出聚焦不同领域的12篇“新说”系列稿件,轮番上线后再次在全网引发传播热潮。


  “‘数读’抢了先,‘新说’讲得深,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发挥网上核心报道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张敏彦说。


  正是这样的既有高度使命感,又兼具“网感”和创新气质,让这个融媒体专栏一次又一次“刷屏”。


  作为新华社核心报道品牌栏目、新华网核心报道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学习进行时”专栏自创办以来,从单一文字形态到全媒体融合报道,从主要转发新华社通稿到建立常态化原创报道机制,不断取得跨越式提升,曾先后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每次都有不同的创新点,令评委眼前一亮。


  2017年,开栏尚不足3年,“学习进行时”专栏第一次申报就以颇具规模的产品矩阵、前沿丰富的融媒体形态在同类专栏页面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让主创团队精神振奋。


  而获得2020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专栏专题“近平Style”,两年内连续推出《纸短情长》《2分钟,读懂“和”的境界》《讲习所开讲了》等原创微视频共36部,单个转载量最高达786家,专题全部作品被学习强国突出展示,全渠道传播量超20亿人次,被称为领导人报道可视化产品的标杆。


  此外,“学习进行时”推出的“第一观察”“镜观·领航”“学习故事绘”等专题也都广受好评,不仅全面展示新华社重磅微视频、系列综述文章、融媒体评论等代表性产品,还形成了独有的完整产品体系,“既强化了新华社核心报道的整体之‘干’,又极大提升了报道质量,壮大了‘学习进行时’专栏之‘枝’。”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全力做好核心报道一直是新华网各项业务的重中之重。”王子晖说:“之后我们也会继续发挥优势,加强创新,推出更多角度新颖、权威深刻、表达生动的全媒体创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