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6万户,光谷10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获全国推广

2022-04-01 16:42
来源:长江日报

3月31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省市县三级联动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表现突出的国家级开发区特色亮点和经验成效。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作为代表出席。


  近年来,光谷先后有“股权转让登记远程确认”等10项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先税后登一事联办”等97项改革全省复制推广,“一站式办税服务”等3项改革获批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荣获“2021中国数字政府特色50强”。


  出台“放宽市场准入九条”,光谷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6万户


  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光谷首创“商事+税务”一事联办,企业开办、变更、注销一站式受理,开发上线“企业登记信息远程核实系统”,7000多名企业法人代表、股东和高管“刷脸”远程核实登记信息。开展“无申请退税费”试点,办结速度从10个工作日提速到最快3小时。


  在企业开办环节,光谷出台“放宽市场准入九条”,企业开办最快压缩到半天。2021年,光谷新登记市场主体2.97万户、总量突破16万户,新开办企业1.96万户、总量突破11万户。


  该负责人表示,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力争2022年新登记市场主体突破3.2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突破2万户。


  在企业监管方面,光谷推行“首违不罚”,在网络交易、广告等领域制定首违不罚清单,实施30天包容期信用监管,引导市场主体诚信守法经营。


  光谷还构建年报风险预警模型,通过“互联网+监管”,动态划分信用等级,精准告知特定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被评为全省年度优秀典型案例。


  82家中小科技企业获批40多亿元专利权质押贷款,光谷成国际知识产权争端解决“优选地”


  作为武汉高新技术企业密集区,光谷强化保障措施,建立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据介绍,武汉知识产权审判庭累计审理知识产权案件3万余件,2起案件入选全国“典型知识产权案例”。小米等企业先后向审判庭提起跨国诉讼,东湖高新区成为国际知识产权争端解决“优选地”。


  在企业融资领域,光谷打造“银企保证”专利权质押融资新模
式,82家中小科技企业获批40多亿元专利权质押贷款,推行知识产权证券化,帮助企业在深交所获批35亿元储架。


  司法惠企护航发展,去年完成1.07万件涉企案件评估


  据悉,光谷成立全省首家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系统化、集成式法律服务。出台涉企诉讼服务十项承诺,实行涉企经济影响评估制度,全年完成1.07万件涉企案件评估,正向赋能涉案企业。


  通过“1+N”多元解纷机制,去年光谷诉前成功调解3891件。


  此外,光谷通过开展“一站式网上诉讼服务”,法院立案“一次不用跑”,2021年网上审核立案1.3万件,跨域立案83件,“一站式网上诉讼服务”入选湖北自贸区法治建设实践案例。


  武汉连续两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


  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出炉,武汉持续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等举措获推介


  不拿企业薪酬,武昌区打造“零号员工”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