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纷纷落子武汉,2年涨9倍!
近日
武汉市中心城区首个智算中心
——武昌智算中心
在中国电信南湖机房
正式启用
建设总规模达100P
据观察
2022年我市仅有1个智算中心
算力200P
而截至目前
各大企业在汉建设的智算基建
的算力规模已突破2000P
2年涨9倍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工程人员正在调试设备。
算力是什么?
算力泛指计算能力,即数据处理能力。算力大小代表数据处理能力的强弱。小至智能手机,大到超级计算机,算力存在于各种智能硬件设备当中,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据介绍,现阶段主要的算力类型可以划分为基础算力、智能算力(即人工智能算力)、超算算力、终端算力和边缘计算算力等。
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一季度以来,还有多座算力基建在汉建成投用,如中国移动智算中心(武汉)、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投入运营,网安基地智算中心建成。
今年初,武汉印发《武汉市推进算力基础设施及应用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5年)》。算力是数字时代的生产力,算力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如今,通过密集而高效的算力基建建设,算力正像水电一样快速流向这座城市的千行百业。
一台智算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
相当于数百台电脑
在位于光谷武汉未来科技城的中国移动武汉智算中心机房内,记者看到,排列整齐的机柜透着蓝光,机柜里的服务器指示灯交替闪烁。
据介绍,一台高性能智算服务器相当于数百台个人电脑的数据处理能力。而这样的服务器在智算中心有200余台,它们正在全速运转,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赛道的企业提供智算服务。
一家车规级芯片设计企业存在大量图形图像训练需求,需要高性能计算集群提供更可靠的智算能力支撑。今年1月份中国移动武汉智算中心正式开放运营,该企业成为中心算力服务首批申请者之一。如今,企业智能芯片设计的大规模算力需求已就地满足,缩短图像训练周期,推动企业车规级芯片研发进程。
巨头纷纷在汉布局智算中心
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电网及其他工业、专业领域人工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商。去年9月,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经历再次扩容后,总算力已达400P(1PFlops等于每秒1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按此计算,400P算力相当于20万台高性能电脑的算力总和),算力服务接近饱和,月均人工智能算力占用率在95%以上。
截至目前,该计算中心已为300多家重点企业提供普惠算力服务,并与毗邻的武汉超算中心共同形成“双算力”中心。据介绍,双中心多次扩容以来,创新型中小企业算力需求仍有大幅上涨,产业“接地性”不断增强。
仅今年一季度,网安基地智算中心建成,中国移动智算中心(武汉)开放运营,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投入运营。今年投入运营的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建设有中部地区最高等级智算中心算力集群,一期项目可提供200P的算力,相当于20万个1TB的移动硬盘的数据,在1秒内即可处理完毕。待该中心二期建设完成,算力规模可达1500P,远期可达5000P。
中国电信中部智算中心。通讯员王云鹤 供图
新华三作为解决方案提供商参建的网安基地智算中心已建成;中国电子云可信智算中心预计2024年投入运营,2025年达产。
低空经济、智能驾驶……
算力在新应用场景发挥大作用
在东湖高新区,无人机正在高新大道上巡飞。这是全国首个“共享无人机”联合试点工程——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项目,中国电信云主机、GPU物理服务器、国产数据库集群节点等构建的新基建,正在源源不断为无人机保驾护航。
中国电信武汉分公司云网发展部杨军介绍:“通过我们的智算中心可以对千亿级的模型进行快速分析、运算,为AI的各种应用提供支撑。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精准的运算让无人机按照预定的轨迹在空中列队表演,也可以追踪飞机在天空中飞行的轨迹,提供稳定的5G信号。”
在武汉经开区,中国移动湖北公司携手武汉经开区打造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建立了车路协同的智慧交通体系,打造基于5G-V2X车路协同应用平台,推动算网融合应用,支撑无人公交、无人出租、末端无人物流车等自动驾驶应用场景。
在武汉,算力赋能产业作用进一步凸显,新基建正在迅速满足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量子信息等数字科技对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并催生大量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